第(2/3)页 ............ 一环扣一环,而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的支撑。 人力需求多了,工资便会上涨。 物力需要多了,物价便会上升。 毫不夸张的说,仅仅一个房地产,便能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 而现在! 海商,也能给大明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只不过这些,在他心中早已有了腹案。 他嘴角勾起,微微一笑。 “朱爱卿!” “你真认为,朕禁了海,那些逃税漏税的海商便会乖乖的待在家里了?” 朱一冯摇了摇头:“臣从未如此想过!” “只是臣担心..........” 朱由校伸手在他肩上拍了两下。 “你无需担心,有些事,朕现在不便说出来,但朕能保证的是,那些以海路为生的百姓,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说完,这才转头看向郑芝龙。 “去吧!” “开府建衙的事情,朕回头会让工部派人过去,你无须担心。” “另外,你手下那些兄弟,多是些桀骜不训之辈,朕会派几个人随你一起回去,有些你不方便说的话,大可以让他们去说。” 郑芝龙连忙躬身行礼。 “臣,遵旨!” 当天下午,他便乘船离开了漳州,与他一起同行的,还有除鮥瞳之外的另外九名宣武郎。 没办法,朱由校现在对这个鮥瞳是越来越喜欢了,贼机灵! 次日一早。 漳州城东西南北四处城门早早的便打开了,城门外,一排临时搭建出来的棚子下面,煮着香喷喷的海鲜粥。 没错,就是海鲜粥! 漳州沿海,海鲜这东西很是常见。 只是平日里只能尝鲜,无法果腹的海鲜,被加入粥里之后,立刻便把这继的逼格提升了数倍。 朱由校站在粥棚下面,手里端着个海碗,转着圈的从碗边处吸溜着。 被他遗忘在月港里的成妃和容贵妃此时才被接来,在青莲和顾横波的帮衬下,就站在那煮粥的大锅后面搅动着勺子。 粥不太稠,距离插筷不倒的标准还远,但这是朱由校故意为之,多加点水,管饱! 城内的百姓们早早的就聚了过来,城外各乡,也有人闻讯赶来,在锦衣卫的监督下,排起了长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