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二十个匠人,被分成了两人一,共同合作。 周老三和鲁树被分到了一组,负责枪管。 只见他们从料架上取来一根枪管料胚,小心翼翼的送入夹具。 等到做好准备之后,便控制着夹具在导轨上朝着刀具移动。 随着滋的一声响起,料胚和刀具来了个亲密接触,如发丝一样细的钢屑,被刀具从料胚上削了下来。 每次削的越少,便越不容易出错,同时还能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这也是他们长期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 从朱由校和徐光启合力把机床弄出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年了。 这一年里,熟练的操作工也越来越多。 老带新,新变老,周而复始。 再加上合理的分工,独立的工序,才有了现在的成果。 朱由校看了一会儿后,便背着双手在工棚里转悠起来。 钻、镗、刨、铣....... 十台机床一起转动,整个工棚里,金属加工声不绝于耳。 在其他人听来,这些声音绝对是最吵闹的噪音,但朱由校却感觉像天籁一般动听。 ak47总共有96个零件,大到枪管枪身,小到螺栓弹簧,朱由校的要求并不高,今天只要能造出来一把,他就很满意了。 转了一圈后,闲着无聊,便回到桌边,让人拿来工具,开始拆解手上的这块怀表。 其实大明此时也是有钟表的,只不过没在宫里,而是在钦天监。 据说是北宋年间的苏颂和韩公廉所发明的,叫做水运仪像台,精度也不差,每天的误差只有一秒。 其内部结构和后世的钟表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那东西太大,实在不方便随身携带。 之前朱由校也想过把水运仪象台拆开,按照内部的结构把钟表弄出来,只是平日里要忙的事情太多,只是一时兴起,随后这个想法就被他给抛到了一边。 如今有了瓦尔德斯进献的这块怀表,刚好可以用来拆解仿制。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epzww.com 3366xs.com 80wx.com xsxs.cc yjxs.cc 3jwx.com 8pzw.com xiaohongshu.cc kanshuba.cc hmxsw.com 7cct.com biquhe.com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