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连燕国少有的贤臣将渠都对这位只会清谈却不谈如何治国的太子感到有些失望,更遑论其他燕国高层的臣子们了。 就连燕王喜都有些不快,这不是那些文人儒生为自己扬名的手段么? 百姓不知对错,但只要看见不认识的权贵被人骂了,便觉得那是有人在为他们出头,因此不少文人儒生也走这旁门左道借此扬名,骂他燕王喜的也比比皆是,可哪有儿子用亲爹来给自己刷声望的? 至于没有后悔救援赵国? 燕王喜完全不后悔,他没有出兵捅一刀都是因为担心秦国说他们窃据即将攻打下来的土地,借此陈兵边境。 况且,就算燕军倾全国之力,连重残的赵军都打不过,又何谈面对雄壮威武的秦军? 燕丹见一众高层都不理会他,甩袖而去,将这忧国忧民的姿态演得十分彻底。 而在燕丹离去后,燕王喜无奈地叹了口气,解散了朝议,却独留下了雁春君一同用早膳。 喝着肉羹,燕王喜看向雁春君,微眯的眼眸睁开了几分,声音平淡道:“王弟啊,听说你与秦王宠臣洛南君关系匪浅?” “禀王兄,臣弟曾在蕞城一战时见过那位洛南君,而后由墨家、儒家和秦国共同推行的纸张与书本生意,也恰好是与臣弟合作的,故而与洛南君有几分交情,所谓关系匪浅,则是高看臣弟了。” 在燕王喜的面前,雁春君表现出了在外界从未有人看到过的老实敦厚形象,而且一副谨小慎微的姿态,也属实有些令一众内侍、宫女们大跌眼镜。 然而雁春君却丝毫不在意。 说他是奸臣、佞臣、权臣,但实际上他才是对燕王喜最忠诚的人。 虽然他的功劳有罗网帮衬着立下,但给予他权力、地位的是燕王喜,雁春君看似是掌控了燕国宿卫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连大将军晏懿在他的面前也得唯唯诺诺,但他也只不过是燕王喜的一颗棋子罢了。 燕国自燕昭王以来,就从未出过任何权臣,便是因为历代燕王牢牢掌控着那支燕国战力最强且驻守上都蓟城的虎卫军和驻扎下都武阳的武阳骑兵,这两支兵马只要牢牢掌控在燕王手中,就无人敢作乱。 后来,大将秦开开拓辽东之地,又为燕王新添一支名为“辽东坚兵”的精锐。 这三支精锐的校尉以上将官都是历代燕王的嫡系家臣,代代相传父死子继,对燕王有着近乎绝对的忠诚。 手握燕国最强的三支军队的数代燕王,怎么可能会在有子之这个恶例的前提下,再养出一个权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