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新的合作方式-《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第(2/3)页

    骆一航眼珠一转,懂了,王绍鹏倾向于和农科院合作。

    正好骆一航也已经倾向,就跟着补充道:“我卖的还行,种了一百亩,收了二十万斤;月中上的,月底差不多就能卖完,市场挺认的。”

    “对啊,毕竟是好东西嘛。现在的人啊,对吃喝肯花钱着呢。”王绍鹏紧接着应和。

    俩人这一唱一和,就是在要好处,谈条件了。

    合作嘛,得互利互惠,互帮互助。

    农科院这边也很痛快。

    可以拿出来三块试验田,加起来四百亩以上,并投入人力物力,还会向王绍鹏那边提供技术支持。

    而且早育早栽技术也没必要引进了,育苗这块农科院包了,他们一切都是现成的,经验也足。

    包括王绍鹏那边德阳的苗也包了,可以提供七百亩的种苗。

    条件是,农科院要种植经验和数据共享,以及优先引种权。

    骆一航则又添了一個种植出来的红薯优先采购。

    总体而言算是互利互惠。

    跟农科院合作的话,王绍鹏那边这次省心了,复制豌豆颠时候的模式,赚笔快钱,技术方面农科院包了。

    他现在的事业方向也不是农业技术,而是变成了做农业的商人。

    骆一航得到的好处是原材料供应,今时不同往日,七八百亩,一百五六十万斤糖墩墩红薯,还是能消化掉的。

    而且种权还是骆一航的,谁也抢不走。

    绵阳农科院别看付出这么多,但拿到一个优先引种权就完全能够回本,还大赚。

    而且赚两遍。

    地方农科院,受到当地财政拨款,有义务回馈当地。

    优先引种,等摸索出来种植技术之后,本地就可以先种,他们可太知道一个优秀的新品种在开始阶段有多挣钱了。

    这就是功绩,也是农科院的存在意义。

    而且农科院还有农业技术服务、咨询和培训;还可以成果转化,以及农产品售卖。

    第一年旱涝保收,骆一航全买走,赚钱。

    后面骆一航收不完了,他们自己还能卖,也赚钱。

    好处多着呢。

    ——

    这次合作就相当于年初时候在德阳王绍鹏那里搞的第一次区域试种。

    区别在于,豌豆颠时间短,几十天就行了。

    糖墩墩时间长,要半年。
    第(2/3)页